多元发展 致富之路自然宽
“4月初卖了第一拨,每公斤18元,比去年同期高一些。”眼瞅着这段时间的“夏黑”葡萄销售价格不错,向自宽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向自宽今年48岁,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镇白云村,是当地一家合作社的一名技术员,种葡萄是他近几年来的一个新尝试。
“一开始父母不支持,觉得我快50岁的人了还折腾,出了闪失一家人要喝西北风。”向自宽说,之所以打定主意种葡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里还种着烤烟,有兜底产业;另外自己在合作社上班,有一份收入。
向自宽采摘自家种植的“夏黑”葡萄。李碧垚摄
发展农业产业,离不开基础设施保障。此前,因为缺水,村民们更多是看天吃饭。2005年至2024年,建水县烟草专卖局用好行业政策,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314万余元在白云村建成了地边小水窖、水池、沟渠、卧式密集式烤房等基础设施,并以补贴的方式扶持部分自身具备一定条件的种植户购置拖拉机、覆膜机等农机具,为当地村民增收打牢基础。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烤烟种植户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比如种植葡萄等。向自宽不是村里第一批种植“夏黑”葡萄的,比他早的种植户比比皆是。
在白云村,“夏黑”葡萄全年可采摘四拨,商贩开着车到村里收购,价格因市场需求而波动,不过总体收入算下来比较可观。以向自宽为例,种葡萄的资金大概两年时间就能回笼。
向自宽当初作出种葡萄的决定还有一个兜底条件:他的妻子杨丽春是岔科镇第一批到省外的葡萄种植园打工的村民,目前是建水县“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的一名成员,是葡萄疏果的一把好手。
“疏果是保证葡萄稳产的一道重要工序,要求眼尖、手快,每串葡萄要留几粒果、留在什么位置全凭经验。”向自宽笑着说。
未来的路还很长,向自宽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怎么更好地种好葡萄?怎么更好地打开销路?他觉得,只要根扎得够深,终会等来藤蔓丰茂、果香远扬的那天。(李碧垚)
来源:红河州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