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政百日致社会震荡不安 支持率创新低
4月29日是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的第100天。执政百天以来,从内政到外交,从经济到民生,特朗普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都让美国社会在短短几个月内,感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疾速施政:行政命令重塑权力格局引争议
央视记者 许弢:首先在内政方面。根据《华盛顿邮报》的统计,特朗普在百日内签署了近一百四十项行政命令,这些命令覆盖能源、教育、移民、贸易等多个领域,迅速重塑了联邦政府的架构和运行模式。但其中多项政策遭到广泛批评,包括加速大规模驱逐移民,大幅削减医疗、社保、高校和基础科研等领域拨款,隐性剥夺少数族裔权利等。

央视记者 许弢: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前克林顿政府官员伊莱恩·卡马克指出,缺乏国会立法支撑的行政命令虽然推进速度快,但政策基础相对脆弱,很多可能难以在特朗普离任后长期延续。
央视记者 许弢:而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大幅调整了美国的外交策略,强调“美国优先”,大幅加征关税,削减对外援助,同时与传统盟友的关系趋于冷淡。

央视记者 许弢:路透社指出,这种激进的单边主义路线,正在重塑全球力量格局。特朗普还曾承诺上任后“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但和平谈判现在还没有取得进展。在美国《时代》周刊25日发表的采访中,特朗普承认,“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说法只是“开玩笑”。但这些做法也让全球对美国的信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估。
经济危局:关税冲击引爆滞胀衰退风险
央视记者 许弢:如果说内政和外交更多改变了政策环境,那么在经济领域,冲击则已迅速传导到每一个普通美国人身边。特别是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引发了直接而广泛的连锁反应,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央视记者 许弢:据彭博社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第二季度进口将年化下降7%,创下疫情以来最大跌幅;而不少消费品的价格,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翻倍。调查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5到10年年均通胀率将升至4.4%,为1991年以来最高。
移民清理:驱逐潮撼动美国基层经济
央视记者 许弢:经济的动荡,也加剧了社会层面的紧张情绪。在移民政策上,特朗普推出了更为严厉的清理措施。根据《美联社》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被拘留并遣返的无证移民人数同比增长了38%。虽然短期内缓解了部分边境压力,但与此同时,农业、建筑、制造等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荒。

央视记者 许弢:美国《国会山报》批评指出,这种大规模的人力收缩,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拉低美国基层经济的活力。
政治撕裂:民意震荡 社会裂痕加深

央视记者 许弢: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都在民意中得到了反映。根据美媒联合发布的民调,特朗普的整体施政支持率仅为39%,其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在经济管理上,超过七成的美国人表示担忧,认为现行政策可能引发新一轮经济衰退;在移民和司法独立等议题上,超过六成受访者持负面评价。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特朗普在经济、贸易、移民和外交领域的支持率均已跌破半数,社会整体焦虑情绪正在加剧。

责任编辑:韦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