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关键词看中国经济“一季报”
韧,长期向好看底气
——关键词看中国经济 " 一季报 "(下)
"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经济韧性弥足珍贵。
中共中央政治局 4 月 25 日召开会议指出,"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 " 一季报 " 显示,各项主要宏观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 韧 ",让我们从这个关键词解读中国经济 " 一季报 "。
适应市场有韧性
以创新和质量提升竞争力,以开放和合作拓展朋友圈
" 出口受影响吗?"
" 有影响,但问题不大。"
浙江杭州某公司做定制阳光房出口生意,美国是该公司最大的市场,占比 60% 以上。
" 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当天,一个美国客户还在下大单,金额超过 1000 万元,还邀请我去美国波士顿给一个度假村量尺寸定制阳光房休息室。"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挡不住人们对贸易合作的迫切需要。" 中国产品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该公司的美国商业伙伴说。
最近一段时间,淘宝、阿里国际站持续位居美国电商 APP 购物榜前三,阿里国际站在全球 120 个市场的电商 APP 下载榜中位居前十。
" 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掀起一股‘中国工厂揭秘潮’,通过电商直接连接中国源头工厂,带动全世界多个市场的用户涌入中国电商‘囤货’。" 阿里国际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 8 个季度超过了 10 万亿元。其中,出口 6.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
连续 8 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外贸从来都是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经风雨、迎挑战。
以创新和质量提升竞争力,以开放和合作拓展朋友圈,中国外贸行稳致远、韧性十足。
韧性来自 " 刚需 " ——依托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产品是国际市场上的 " 抢手货 "。
美国《连线》杂志采访 10 多名美国企业家,从年营收超 1 亿美元的时尚品牌到俄亥俄州床垫制造商,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仍是全球制造业标杆,无论关税多高,转移生产线都异常困难。
韧性来自 " 创造 " ——向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进发,中国 " 创新场 " 夯实出口竞争力。
第 137 届广交会上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 开展第一天,公司带来的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就收获了来自新加坡客户的新订单。" 广东凌度智能销售总监陈思宏说。
韧性来自 " 多元 " ——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等助力中国贸易伙伴遍布全球。
4 月 27 日,第 137 届广交会第二期闭幕,已有来自全球 2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2 万余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新高。
目前,中国是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进出口 5.26 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比重的 51.1%。
夯实产业强韧性
制造业基础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新质生产力成链起势
风雨来袭,考验的是产供链韧性。
一条 " 链 " 能有多大效能?
湖北武汉经开区岚图总装车间,每 118 秒就诞生一台新能源汽车;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武汉工厂,每 36 秒下线一只车灯,每年 300 万只车灯从这里发往全球;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总厂车间,每 1 分钟下线一件盘式制动器……
" 我们带动 2000 余家零部件企业升级,形成了半径 50 公里的‘两小时汽车供应链圈’。" 东风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已形成 25 家整车企业、2400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本地配套率超过 95%。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比上年全年加快 0.7 个百分点。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 · 弗里德曼撰文指出,中国制造业今天这样强大,不仅是因为能更便宜地生产,也因为能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产。
更快、更好、更智能,源自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补齐短板,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叶继春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制备柔性钙钛矿 /CIGS 叠层电池的新技术,在 1.09 平方厘米器件上实现了 23.8% 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广大企业加快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方面短板,让供应链 " 命门 " 自主可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魏际刚表示,要提升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韧性,推动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增强供应链发展的战略纵深和安全水平。
拉长长板,大国重器接连上新。
3 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 沧渊号 " 在江苏常熟下线。
20 多年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盾构机;今天,全球每 10 台盾构机就有 7 台 " 中国造 "。大国重器接连 " 上新 ",装备制造业彰显 " 脊梁 " 担当。
一季度,装备工业近七成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 69.2%,比去年同期扩大了 16.7 个百分点。
锻造新板,新质生产力成链起势。
2025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宇树科技展台前的四足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 当前,我们的四足机器人在全球市占率近 70%。" 宇树科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率超 90%。
从落子布局到串珠成链、集聚成势,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攀登。
做强主体固韧性
政策护航与经营主体形成合力,创新动能和灵活应变被充分调动起来
一颗小芯片,藏着大乾坤。
" 别看它边长只有 1 毫米,却集成了 30 余层、数万个精密元器件。" 厦门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公司总裁李景虎正在测试芯片。
2016 年成立的亿芯源,如今年营收达 1.5 亿元。" 芯片自主可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唯有砥砺前行。" 李景虎正引领团队持续增产提效,旨在为光纤通信领域提供更加高速且多样化的芯片选择。
2024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 25Gbps 对称速率 DFB 收发一体芯片与跨阻放大器(TIA)组,填补国内 5G 基站国产光通信电芯片产业空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各类经营主体勠力同心、团结奋斗。
政策有力,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 两新 " 政策加力扩围。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 8 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今年 4 月 10 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 10035 万台。
向质向新,产品加速迭代。目前,国产厂商研发的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正加快向 " 工厂里用起来 " 转变,在制造场景加速落地。
" 一季报 " 中,一条关键指标尤为引人注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增速比去年全年有所回升,而且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
当政策护航与经营主体形成合力,民营经济的创新动能和灵活应变被充分调动起来。
看动能。从国产 AI 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从 " 杭州六小龙 " 的火爆出圈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惊艳世界……截至 3 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 5700 万户。
看应变。布局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民营企业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判断和洞察,灵活应对市场波动。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 5.85 万亿元,增长 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 56.8%,较去年同期提升 2.4 个百分点。
"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海纳百川,自信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