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探访湾区科创高地 感受深港协同创新 “机遇湾区”主题采访团走进深圳

4月23日,采访团在优必选公司参观时,熊猫机器人向来宾表演太极拳。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从机器人、智能无弦吉他、智能按摩滚轴,到光能吹风机、宠物清洗机器等新奇有趣的高科技产品;从深港青年梦工场、“模力营”AI生态社区,到深圳科创学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4月23日至24日,“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深圳进行,来自中央及粤港澳大湾区120多名记者深入科创一线,用眼睛、笔墨、镜头,记录“中国硅谷”深圳的科技创新动能,以及大湾区科技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青年创业者圆梦发展

采访团一行首站来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里也是广大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发展的“首站”。前海梦工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莫伟轩说,梦工场汇聚一大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发展佳、潜力大的创业企业。“国家深化对外开放政策,让梦工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我们将走出国门,引进更多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和企业来大湾区发展。”

瑞思芯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谭章熹表示,深圳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能吸引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深圳以及大湾区半导体产业链完善,终端客户资源丰富,上下游供应链良好。”他说,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有1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有海外背景,与香港高校也保持良好联系。“深圳是中国最适合海归创业的城市之一,城市文化开放包容,电子产业基础雄厚。”

从创新成果到创新生态

在南山智园,采访团刚下车,就受到来自人形机器人Walker C的“热烈欢迎”。只见它挥手致意,一路小跑而来。展厅内,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熊猫机器人“优悠”,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可乐。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告诉记者,目前优必选在工业制造、商业、家用等多个领域都有布局,WalkerS系统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无论是在研发、应用场景拓展,还是商业化能力方面,优必选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南山区,不仅有优必选这样的机器人整机公司,也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在南山区“模力营”AI生态社区,采访团见到专注于AI触感专用芯片的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扬。他山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为什么来深圳开子公司?马扬笑着说,该公司约三分之一的客户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机器人、汽车、家电及消费电子诸多知名企业。他山科技在香港和深圳都设有子公司,深圳产业链配套完善,产品更迭速度快,还可以利用香港更好地拓展全球市场。

创新不仅仅看最终成果,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培养创新人才也很重要。采访团来到深圳科创学院,看到这里孵化许多新奇有趣的高科技产品。“我们不仅仅孵化项目,更要培养创业者。”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说,“这些产品的创始人,进来时都是‘三无人员’,没有产品方向、团队、资源,经过两三年的孵化,有些产品已经上市,公司估值几千万。”

“我来深圳的次数不少,但此行感受很新,因为深圳有许多新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港台部汪灵犀表示,深圳创新城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众多创业者前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创业者和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深圳地处大湾区,能够有效发挥制度优势,融通港澳,相信未来大有可为。”

深耕深港协同“试验田”

24日,采访团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这是香港科学园在内地设立的首个科创园区。

华力创科学(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鱼晨说:“我们生产出全世界尺寸最小的六维力传感器,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未来将利用深港优势和河套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我们,寻求产品出海。”

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院长庄杰表达相同看法。“这里是一块理想的‘试验田’,吸引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进驻园区。在技术统一、标准制定以及研发方向等方面碰撞,让产业能够更快速地迭代发展。”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香港记者站视听新闻总监梁源平时来深圳,更多是周末过来消费休闲,此行来到河套,让他有了更多的感受。“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到广州念完大学后,回到香港工作。这次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我看到企业发展迅速,创业者充满信心,也希望香港与深圳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