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面部抽搐19年,微创技术搞定“捣乱”的神经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慧慧 刘春兴 记者 梅书华)19年前,王大叔因为头部受伤,落下了嘴角抽搐的毛病,一开始他还觉得没啥大事,结果逐渐发展为整张脸“抽搐”,不仅嘴角歪得厉害,面部肌肉不停地痉挛,最严重的时候,左眼根本无法睁开,喝水也会流出来,王大叔被这一怪病折磨了19年。

这些年,王大叔多处求医,今年3月初,王大叔得知同事的母亲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治疗面部神经痛,效果挺好的,心想自己也是面部问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挂了疼痛科主任医师徐晨婕的专家门诊号。

徐晨婕接诊了王大叔,仔细问了情况、做了全面的检查,诊断王大叔为“面肌痉挛”,徐主任团队为王大叔制定了个性化的面神经射频热凝治疗方案。

徐晨婕介绍,面神经射频热凝治疗,就像给医生装上了 “超级导航”,用 CT-3D 影像重建技术,能把脸上的神经看得一清二楚,精准找到那个 “捣乱” 的神经,然后用射频热凝技术,给过度兴奋的神经 “降降温”,让它别再瞎折腾,而且手术的时候患者全程都是清醒的。王大叔当即表态自己一定要做这个手术。

手术20分钟就顺利结束了。刚下手术台,王大叔就感觉脸上抽动的次数明显变少了,嘴角也不那么歪了,眼睛也能正常睁开了,久违的自然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什么是面肌痉挛?徐晨婕介绍,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地抽搐。这种抽搐通常从眼周开始,逐渐扩展到口角、颈部,甚至整个半侧面部。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眼睛无法睁开、口角歪斜等症状,不仅影响外貌,还会对日常生活、社交活动造成极大的困扰。

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肉毒素注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头晕、嗜睡、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且疗效会逐渐减弱。通过注射肉毒素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从而缓解抽搐的方法效果短暂,通常只能维持3~6个月,需要反复注射,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面部肌肉萎缩、表情僵硬等副作用。

面对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疼痛科开展微创的面神经射频治疗,科室施行的CT引导下经皮茎乳孔穿刺面神经射频消融术,既能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