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国新证券:未来将进一步引领科技创新,加快自主可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中再度强调新质生产力。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市场分析指出,科技创新是战略重点方向。国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引领科技创新,加快自主可控。

国新证券在研报中谈到,资本市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加速器”角色,以设备更新投资等政策引导,资本支持技术孵化,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耦合,形成“场景-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

会议明确提出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国新证券研报认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有所上升。在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的当下,居民资产的增值对消费能力和信心的提振意义重大,权益资产的配置占比和收益上升影响深远。资本市场在配置资源、定价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为投资者带来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国新证券分析认为,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加政策工具箱储备,通过债务置换加速地方债务化解,稳住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领域强化跨周期管理。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核心抓手,通过定向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减税降费、普惠贷款、制度型开放等强化政策透明度与改革信号,形成“逆周期对冲 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韧性体系。

上述研报分析,债务工具创新方面,专项债额度提升并扩宽投向领域,通过负面清单管理、自审自发试点等机制优化项目筛选流程;超长期特别国债聚焦“两重”、“两新”形成“长周期匹配 中央统筹”的资金配置优势。

根据财政部此前发布的安排,我国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4月24日,2025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正式招标发行。当日晚间,财政部公告已完成招标工作。根据安排,此次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710亿元,两种期限的国债将自4月29日起上市交易。(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