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构建“四位一体”培育体系 助力选调生在基层成长成才
“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只有把论文写在泥土里,才能让理想扎根在大地上。”4月,在合肥市庐阳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选调生驻村任职选调生“筑梦乡村”座谈会上,2023届选调生王栋的发言引起了强烈共鸣。活动现场,全区11名选调生齐聚一堂,共话成长、共谋发展。
近年来,庐阳区创新构建“思想淬炼 政治历练 实践锻炼 专业训练”四位一体培育体系,推动选调生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壮筋骨、长才干,形成“蹲苗有沃土,成才有路径”的良性培养机制。
思想淬炼强党性
“要常到群众家里掀开锅盖看一看、到庄稼地里踩一踩,多坐一坐群众家的矮板凳,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夯实我们共产党员的党性。”作为安徽省优秀村支书,同时也是汪堰村党总支书记、选调生导师的刘磊向选调生传授经验。
据了解,为帮助选调生走好“成长第一步”,庐阳区严格落实区级领导、乡镇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3 1”导师制,先后为43名选调生配备帮带导师28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化解思想困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合肥老城之根,庐阳区依托老城区得天独厚历史资源,绘制“红色庐州”“合肥解放”“合肥新中国建筑”“老城更新”4条“走读老城”路线,常态化组织选调生分层次多维度感悟红色精神,引导选调生在红色洗礼中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政治历练显忠诚
在全区青干班上,选调生姚春宇带领组员一起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姚春宇结合自身生活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举措。
“我们将选调生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整体规划,择优选派选调生参加省、市集中培训及区青干班等主体班次,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庐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翟亿平说道。
政治要求是首位要求,政治能力是干部第一位的能力。庐阳区通过工作纪实、定期考评、民主测评等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将政治能力作为选调生考核核心指标,同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工作纪实、请销假等制度,用政治规矩严格约束年轻干部,划出工作界限、权力边界、纪律底线。
实践锻炼挑重担
在征迁项目现场,选调生陈梦婷与村书记逐家逐户讲政策,在矛盾调解的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庐阳区围绕乡村中心工作,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到和美乡村建设、信访维稳、征迁安置等重难点岗位上抗压淬炼,同时坚持在发展的最前沿历练选调生,先后选派15名选调生到招商以及金融、商贸、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专班实践锻炼,参与招商引资、项目攻坚,不断提升选调生的创新专注力和产业感知力,形成国情调研报告40余篇。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全区先后有17名实绩突出的选调生走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岗位,为选调生迅速成长搭建平台。
专业训练长本领
“通过本期周末课堂的学习,我对产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2023级选调生张景岩说道。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选调生不同的成长阶段特点和工作需要,庐阳区有计划地设置周末课堂培训课程,开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各类专题培训,帮助选调生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
根据选调生个人专业、岗位需求、培养潜质等特点,庐阳区建立选调生“青苗”档案,记录选调生教育培训、工作实绩、成长历程、绩效考核等内容,实行“一人一档”跟踪培养,制定个性化发展路径。
通过常态化开展选调生擂台比武、庐阳青年FLYING营,在村锻炼选调生结合各自村里基本情况,围绕在村职责,谈收获、讲感悟,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庐阳区将持续加大对选调生的关心、教育、培养力度,引导选调生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