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已集体涨价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下,美国普通民众的购物正迎来 " 涨价潮 ",连曾经实惠的网购也变得更昂贵了。

继美国亚马逊网站近千种商品涨价后,另外两家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 SHEIN、拼多多旗下 TEMU 也已上调了部分在美商品售价。

在 4 月 16 日,华尔街见闻就注意到,TEMU、SHEIN 均向美国用户发出了涨价通知,称由于最近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的变化,运营成本有所增加,公司将从 4 月 25 日起进行价格调整。

如今 4 月 25 日期限一过,调价政策落地,不少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有人发现,在 SHEIN 平台上一套 4 月 24 日标价为 4.39 美元的泳装,25 日已经涨价至 8.39 美元,提价幅度达到 91%。而在 TEMU 上列出的两把露台椅,24 日标价为 61.72 美元,到 25 日标价已提升至 70.17 美元。

不过,据华尔街见闻了解,SHEIN、TEMU 平台上商品价格上涨还不是普遍现象。或许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除了 TEMU、SHEIN 外,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上的卖家,早就开始了涨价的动作。

根据 SmartScout 数据,自 4 月 9 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 1000 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 30%。例如一款充电宝的价格已经从 110 美元涨至 135 美元,涨幅超过 20%。

这意味着,随着特朗普政府取消对来自中国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举措,以及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企业正在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始于 1938 年,最初为方便游客携带纪念品入境(额度为 5 美元),后经多次调整,2016 年提升至 800 美元,并配套 T86 清关模式以简化流程。

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郑吉昌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借助该政策快速扩张,2023 年免税包裹数量达 13、6 亿件,较 2015 年增长 600%,引发美国政府对税收漏洞和贸易失衡的关注。

美国东部时间 4 月 2 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所谓 800 美金以下 " 小包免税 " 政策,这是在今年 2 月份短暂取消后的又一次执行。

根据美国最新关税政策,5 月 2 日起,中国出口到美国货值不超过 800 美元的包裹,需要缴纳相当于货值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的关税;6 月 1 日起,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 200 美元。

过去几年,借助美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TEMU、SHEIN 等跨境电商平台迎来了在美国迅速扩张的黄金时期。

时间回到 2023 年 2 月,当时诞生不过 5 个月的 TEMU 豪掷 1400 万美元,在美国顶级赛事 " 超级碗 " 总决赛投放 60 秒广告,不仅创下了该赛事广告的历史最高价,也成为了有史以来在 " 超级碗 " 投放广告最年轻的品牌。

在这个有 " 美国春晚 " 之称的赛事中," 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 " 的广告语让 TEMU 迅速在美国打开知名度。

依靠全托管模式和低价策略,TEMU 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应用之一,并火速扩张到全球近 9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曾有报告指出,美国是 TEMU 体量最大的市场。

事实上,为了降低美国地区占比过高的潜在政策风险,一些跨境电商平台近年来在不断增加多元市场的投入外,也持续加大本地化策略,例如 TEMU 去年以来不断扩大其在美国的本地供应商战略,卖家可以直接从美国仓库发货。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与剑表示,通过增加在美国本土或其他不受关税影响地区的采购比例,能够有效降低因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成本增加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TEMU 和 SHEIN 目前也大幅削减了在美国的广告支出。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在 3 月 31 日至 4 月 13 日的两周内,TEMU 在脸书、Instagram、TikTok、Snap、X 和 Youtube 上的日均广告支出较此前 30 天平均下降 31%。同一时期,SHEIN 的日均广告支出平均下降 19%。

在这场全球贸易大变局下,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已然进入下半场,只有更精细化的运营,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