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甘龙镇:发展脆红李 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现正是果实膨大期,科学施肥很关键。”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大树村脆红李基地,一串串青绿色脆红李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喜人。村民们正忙着给果树追施有机肥。
“采果、施肥80元一天;剪枝140一天;割草220一天。”正在给果树施肥水井湾组现年56岁的何文权说,一年四季他在基地里都有活干,妻子残疾,他出不了远门。在基地务工,可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
脆红李采摘。
“目前,大树村脆红李、果酒、蜂蜜三大产业已带动2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合作社年创收超过10万余元。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据驻村第一书记刘正义介绍,大树村脆红李种植基地共有260亩,亩产1500斤,据初步估算,今年大树村脆红李产量预计可达39万斤,按市价5元一斤计算,产值预计突破195万元。
近年来,大树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大力发展脆红李特色产业。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设果酒加工厂,延长产业链,增加了脆红李产品附加值。
刘正义指导春剪。
“初到大树村时,脆红李管护、果酒滞销难等问题一直困扰村民,面对挑战,村支两委凝心聚力、创新破局。告别7000斤果酒积压问题,通过向上对接,多方联动,推动‘李小酌’品牌成功进驻铜仁华联超市,并上线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让果酒‘滞销品’变身行业‘畅销品’。”刘正义说。
村民忙着给果树施有机肥。
甘龙镇大树村通过“技术员田间指导,村干部带头示范,农户参与种植”的方式,使大树村脆红李基地焕发蓬勃生机。同时,明确“分区包干、责任到户”的措施,将260亩脆红李基地划片分包,明确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农户参与热情,使产业效益持续释放。(图/文 胡伟、王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