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空地警医联动!重庆构建立体化救援体系 争夺“黄金1小时”

4月18日上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重庆市航空救援总队、高速集团在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通用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并进行现场航空救援演练。

该机制通过“空地警医一体”救援模式,整合航空救援、高速公路警务及医疗设施资源,突破地理与交通限制,构建覆盖全域、响应迅速、救治高效的立体化救援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护航。

突破难点:从“地面堵点”到“空中直达”

四部门首次将航空救援纳入高速公路应急响应框架,建立从事故评估、空中调度到医疗转运的全链条标准,统一制定联动预案、救援优先级评估模型、空地交接流程等智能分级响应,依托路网监控系统实时定位事故位置,结合伤员伤情动态评估救援优先级,同步启动智能信号系统、交通管制措施,保障直升机、救护车、警车“三车通行零障碍”,解决了传统救援中“多头指挥、责任不清”的痛点,形成“统一指挥一部门协同一专业处置”一件事链条,填补了传统救援模式中跨部门协作与空地衔接的空白。

据重庆交巡警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负责人介绍,发生事故后,高速路民警到了现场,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视频与医生对接,根据伤情立即进行判断,如果伤情危重,立即调派空中救援。“如果车辆输送,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而空中救援只需要几十分钟。”

数据赋能:将危重伤员救治窗口控制在“黄金1小时”

重庆建立公安、航空、交通、医疗四部门联合指挥平台,实施共享交通事故定位、伤员信息、气象数据、交通动态及救援资源分布,通过优化救援路径与资源分配,减少响应时间。

在复杂地形或拥堵路段启用航空救援,通过缩短“最后1公里”转运时间,将危重伤员救治窗口控制在“黄金1小时”内,显著提升伤者存活率。同时组建空中医疗专家组,配备便携式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在直升机内设置“空中ICU”,实现“现场抢救一空中转运一医院接收”全程生命支持,保障危重伤员及时得到专业救治。

接下来,四部门将通过联合演练、技术升级等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体系建设,全力确保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为人民群众筑牢“空中生命线”。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